• 闻资讯

系我们

留言反馈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云南勐省农场茶叶公司“套种”坚果增收两成

    来源:本站     2020-12-18 18:09:17
    字号:T|T

    守着6000亩茶园,云南临沧国营勐省农场茶叶公司正通过不断升级,提高茶叶产品附加值,助茶农增产增收。

    11月19日下午,长江商报公益记者来到沧源县勐省农场,踏入茶厂,阵阵茶香扑面而来。国营勐省农场茶叶公司副总经理王正龙向记者介绍,公司成立40余年来,通过不断升级改造,已完成6000亩茶园的无公害认证。

    当前,国营勐省农场茶叶公司通过茶园套种坚果产品,促进了茶农的收入。其中,仅通过套种澳洲坚果一项,每年就提升了茶农两成的收入。

    国营勐省农场茶叶公司生产的“勐省牌”品牌茶叶,选用生态大叶种加工制作而成,品质香高,十分耐泡,已销往广东、广西、北京等地。

    但其并不满足,王正龙表示,公司产业产品已实现质量追溯,正从无公害食品到绿色食品转型升级,“希望未来让公司茶叶产品全球飘香”。

    转业军官云南边陲屯垦戍边

    勐省农场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勐省镇,处于沧源、耿马、双江三县交界处,离中缅边境仅70余公里,一个半小时的车程。

    11月19日下午,长江商报公益联盟记者来到这座位于云南边陲的小城,一进勐省农场,绿意盎然的茶山映入眼帘,茶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国营勐省农场茶叶公司副总经理王正龙的父亲来自贵州,是第二批来到农场的转业军人,并在此扎根。现年55岁的王正龙子承父业,1983年来到茶叶公司工作,他向长江商报公益记者介绍,当年和父亲一样的军人们以农场为家,在中缅边境铸就军人忠诚,“我是第二代农场人,我热爱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我生在这里,这里已经是我的家,我也要葬在这里。”

    如今,勐省农场的面积达2.81万亩,拥有24个生产单位,包括一家水泥厂、一家茶叶公司、两家茶叶初制所、14个茶叶生产连队、5个农业生产连队和一座电站,拥有正式职工近400人。

    当王正龙得知长江商报公益联盟来自湖北武汉后,他拿出了一份“捐赠证书”,证书由临沧市慈善会颁发,落款时间为3月18日。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王正龙说:“我们茶叶公司捐赠了36千克、价值3.3万元的红茶,以表达对英雄武汉人的支持。”

    沧源县地处西南边陲,生物多样,气候宜人,全县11个乡镇中有9个乡镇有古茶树,拥有普洱茶地理标志,全县茶园总面积超过10万亩。

    沧源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3.5%,年均气温18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756毫米,无霜期年均长达317天。而且,该地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森林覆盖率、负氧离子含量均高于全国、云南平均水平,具有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难能可贵的是,沧源群众种茶历史悠久,积累了一定的种茶经验。普通人的衣、食、住、行也离不开茶叶,对茶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爱茶、重茶、懂茶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氛围,为沧源做大做强茶叶产业提供了保障。

    就在这样的地理、文化环境中,1979年,国营勐省农场茶叶公司初创。

    选用生物燃料实现环保降本

    然而,1988年发生在云南省澜沧—耿马一带的两场地震几乎将茶厂摧毁。1990年,在国家援建项目资金和勐省农场专项资金的扶持下,勐省农场的茶厂得以重建。王正龙介绍,如果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再建的茶厂管理上十分粗放,“茶叶怎么采摘、茶树怎么修剪,都没有进行科学规范化管理和操作。”

    1993年,茶厂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现在的“国营勐省农场茶叶公司”。“当时的生产规模在国内都算比较大的。我们也逐步摸索出一整套管理方案。”王正龙一边向长江商报公益记者介绍,一边在茶树上采摘出“一叶两芽”。

    目前,国营勐省农场茶叶公司拥有6000亩茶园,年产茶叶800吨,是一家集产、供、销为一体的茶叶生产经营单位。茶叶公司有初制一所和二所两个生产车间,年加工量分别为400余吨和300余吨。两家茶所的年加工产能达到1000吨。

    跟随者茶叶公司的工作人员,长江商报公益记者来到初制一所,该厂由2019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建设,合计投资227.12万元,其中土建65.86万元、安装99.85万元、设备61.41万元。

    茶叶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初制一所2020年1月竣工,厂房面积达4275平方米,“茶厂已全部安装了成套的环保设备,确保无环境污染,茶叶完全无公害。当地环保部门每年会进行两三次检查,我们的设备已通过环保验收标准。”

    国营勐省农场茶叶公司的环保理念也与沧源县的绿色定位相契合。近年来,沧源县树立起“生态立市,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围绕“构筑生态高地,成就大美临沧”的发展目标和“世界佤乡、天下茶尊,恒春之都、大美临沧”的品牌定位促进辖区企业的转型升级。

    “这些是生物质颗粒燃料,用杂木、秸秆等加工而成,而且是在封闭的环境下燃烧。”茶叶公司工作人员手捧着一把灰黑色长条状燃料说道。

    这些燃料被加进生物质燃料燃烧炉,燃烧后的火焰通过热风炉产生热风,作为热能用于茶叶的杀青和烘干。

    据了解,生物质颗粒燃料充分利用了生物质能源替代煤炭,燃烧效率达70%,远远高于传统燃料柴火、煤40%的燃烧率,同时可有效减少CO2和SO2排放量,有利于环保和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国营勐省农场茶叶公司所使用的生物质颗粒燃料,由云南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该公司自2016年生物质颗粒车间建成投产后,每年可以生产生物质颗粒三万吨左右,实现产值2400多万元。

    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动力工艺工程师黄显武介绍,经过生物质造粒以后,这些生物质颗粒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发热值从2000大卡上升到4000大卡,产品主要用于烤烟、茶叶、菌子烘烤燃料。

    使用生物质颗粒燃料是否会增加茶叶的制作成本?国营勐省农场茶叶公司工作人员表示,从实践来看,生物质颗粒燃料不仅没有增长制作费用,反而比燃煤成本要低,而且产品质量更容易得到控制,保证了茶厂茶叶的品质。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云南郎韵茶叶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772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0302001211号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 云南酷森科技有限公司 本网站中所使用的图片、文章、视频、字体等如果涉嫌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