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资讯

系我们

留言反馈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当书法邂逅了茶,会发生什么?

    来源:本站     2020-06-24 09:43:04
    字号:T|T

    说到文人,尤其在古代,自然离不开茶与书法。对坐品茗,品的是岁月静好;习字诵诗,诵的是人生之道。一袭书法,一壶香茶,在心领神会的时候,最能唤起美好的知觉。

    懂茶和书法的人,都是生活美学者。那么,茶与书法背后,有着怎样的审美密码?


    “酒壮英雄胆,茶助文人思”自古以来,文人与茶的关系一直是相辅相成的,文人通过茶,激发了灵感,提高了创作效果,而茶因为文人的歌颂更具价值,在文人笔下除了茶还有一样东西被人视为珍宝,那就是书法。茶与书法之间具有相同的审美价值,都提倡洒脱,飘逸。

    书法往简单了说就是写字,关键看你用什么心情去写字。奔波于城市里,每个人都有压力,都需要休息的方式。只是有人选择了书法,静下来,写写字,看看书,不需要追求有多大的造诣,也不想成为什么大家,就是这样,一笔一划安静地写,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书以人传”,书法家作品的风格高下,最终是书法家个人情性、品格的自然流露。宋代黄庭坚说:“学书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

    “泼茶香”原为“宋代第一才女”李清照与其夫君赵明诚间的一段“茶趣”。两人夜读,“赌书”泼茶、你来我往,时光尽情地泼洒在这茶香里。纳兰性德的“赌书消得泼茶香”更让这份风雅增色不少。

    徐天进“泼茶香”三个字,不仅追忆了古人生活点滴间的美好过往,也让今人对茶、书、文雅旧事多了一份美好想象。

    徐天进,现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著名考古学家、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田野考古、商周考古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徐天进先生在师生中有着“君子教授”的美称。

    “饗——徐天进书法作品展”展览内容围绕“饗”展开,多与“吃喝”有关。以“饗”出发,在谈吃说喝之外,更希望读者能够体会到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乃至于家国政治的意义……

    他将自己的书写只当作一种“自适”的乐事,把平常生活中与吃、喝相关的体验与感受,通过书写的方式表达出来,其中的趣味不时令人忍俊不禁。

    “李白一壶酒,卢仝七盌茶”,徐天进选择了不同的尺幅和书体表现,与酒相关的内容,飘逸、豪放;与茶相关的内容,则安静、平和。

    一幅书作,两句诗,两个古代逸士,让茶文化、酒文化的特质跃然纸上。

    茶与书法结缘是很早的。早在陆羽创造中国茶文化学的初步体系,编著《茶经》之时,书法家就积极参与到茶文化活动中来。现代书法家也有不少人十分爱好茶书法,茶事活动中同时举行茶诗、茶画、茶书法的笔会,更是常有之事。发展到今天,典型的茶文化会议上,若无诗画与书法助兴,人们反而觉得像缺少了点什么。可见,茶与各种艺术结缘,定有内在的因果关系。

    茶与书法二者品性相通,皆贵于入静。茶如隐逸,当须静品。品茶时需要有一份闲心,拥有一方幽境,慢悠悠地品,才易出真味、出境界。书法也同样注重在一个“静”,独处之时,才能获得更大的灵感和启发。

    茶在生活中的地位,由最早的治病良药、提神的佳饮、交友的雅物一直上升到事艺的清品,并衍生出特定的思想内涵,宁静、清雅、淡泊、朴素...一系列的象征意义。因此,茶艺的精神及给人的审美愉悦总是离不开这些内容。它最终是对人的品行道德的一种修炼。

    中国书法的创作心态和艺术特性与茶有很大的相通之处。中国书法艺术,讲究的是在简单的线条中求得丰富的思想内涵,就像茶与水那样在简明的色调对比中求得五彩缤纷的效果。它不求外表的俏丽,而注重内在的生命感,从朴实中表现出韵味。对书法家来说,要以静寂的心态进入创作,去除一切杂念,意守胸中之气。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云南郎韵茶叶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772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0302001211号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 云南酷森科技有限公司 本网站中所使用的图片、文章、视频、字体等如果涉嫌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