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强茶叶品牌扩大市场量
近年来,全市始终把"梵净山茶"作为茶叶公共品牌统一打造,实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商标标识、统一包装元素、统一质量检测、统一对外宣传的"五统一"生产管理模式。
"梵净山茶"及"石阡苔茶"分别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梵净山茶"在第八届"中绿杯"名优绿茶评比中,被评为"全国十大绿茶推荐公共品牌";梵净山黑茶荣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沿河"千年古茶"荣获在捷克布拉格举办的第十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梵净山茶"系列产品在国际国内各类茶叶评比活动中获奖160多项;"梵净山茶"品牌在2018年中国100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排名全国第31位,品牌价值19.86亿元,"梵净山茶"已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茶叶区域公共品牌。
同时,全市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的引领带动和桥梁纽带作用,组织茶叶企业率先实现"梵净山茶"品牌抱团入驻北京马连道茶城,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大中城市建立直销窗口平台,以"梵净山茶城"、"梵净山茶"专卖店和景区窗口为主。目前,已建设省内销售点941个,省外销售点297个,进入省内66家、省外20家商业超市,基本实现线上、线下销售同步发展,已有15家茶企获得直接出口资质,主要出口泰国、越南和非洲、香港等地区,2017年实现茶叶出口2889吨,创汇680万美元,市场不断扩大。
在下步发展中,全市将进一步按照"强基地育主体、重加工提质量、融文化创品牌、拓市场促销售"的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质增效、提升扶贫效应为重点,加快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到2020年,全市茶园总面积达到189万亩,其中投产茶园135万亩以上;茶叶加工企业950家以上;茶叶总产量达11万吨以上、总产值达120亿元以上;"梵净山茶"品牌价值快速提升,线上线下营销网络基本健全,茶叶出口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22年,建成国内重要的绿茶、黑茶生产加工基地和出口中心,建设高品质抹茶原料基地10万亩、碾茶生产线200条、抹茶生产线10条,年产抹茶4000吨以上,建成世界主要的抹茶生产、交易和出口中心,真正把铜仁打造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抹茶之都"。
依托生态优势产业发展快
近年来,全市牢牢把握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生态茶产业发展。仅仅几年全市茶园种植面积从2007年的13.78万亩发展到2018年的164万亩。在这其中投产茶园达125万亩、幼龄茶园39万亩,茶园规模居全省第二,发展速度居全省第一,基本实现以石阡、印江、松桃、沿河、德江、思南、江口7个重点产茶县为核心,逐步推进茶园向核心乡镇、专业村集聚发展的产业格局。现有30万亩以上种茶县1个、20-30万亩种茶县3个、10-20万亩种茶县3个;1万亩以上种茶乡镇63个、0.5-1万亩种茶乡镇39个;1万亩以上种茶村15个、0.5-1万亩种茶村47个。
同时我市还建成了思南张家寨、松桃正大、石阡龙塘、印江新寨、江口骆象等16个省级茶产业高效示范园区,逐步形成了印江、松桃、江口环梵净山"茶旅一体化"的旅游观光茶区,沿河、德江、思南乌江特色茶区,石阡苔茶茶区等特色茶产业示范带。在首届"中华生态文明茶乡""中华生态文明茶园"评选活动中,我市荣获首届"中华生态文明茶乡"称号,梵净山生态茶园荣获首届"中华生态文明茶园"称号。
近年来,全市生态茶产业发展实现了从规模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型发展。全市实现年茶叶总产量9.23万吨、产值91亿元,茶叶产值占全市一产增加值的占比达到38%。先后引进英国太古、贵茶集团、闽黔茶业等国内外茶叶知名企业落户铜仁,现有茶叶加工企业561家、专业合作社427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31家、市级龙头企业102家、茶叶集团公司2家,规模以上茶叶企业54家,基本形成了大、中、小并举的发展格局。全市年实现名优茶产量1.8万吨、产值40亿元,年实现大宗茶产量8.2万吨、产值60亿元,年实现绿茶、红茶、黑茶、白茶、抹茶产量分别为7.5万吨、1.4万吨、1.02万吨、0.06万吨、0.02万吨。目前,全市茶产业涉及115个乡镇、1232个村,产茶贫困乡镇涉茶人员年均收入达7214元。茶产业脱贫攻坚成效明显,茶叶正成为推动铜仁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后发赶超的优势产业和绿色产业,成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业支柱产业,成为引领农民脱贫增收的富民产业。(申逸恺)
Copyright © 云南郎韵茶叶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772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0302001211号